2025年9月证券期货业“质量月”活动期间,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(以下简称“蓝海股权”)作为区域性股权市场重要组成部分,围绕《区域性股权市场企业、产品和投资者编码规范》(JR/T 0326-2024)开展专题宣贯学习活动。此次学习聚焦“已落地统一编码的深化应用与效能提升”,旨在通过复盘规范落地经验、优化编码应用场景,进一步发挥统一编码在数据交互、风险管控、服务升级中的核心作用,响应行业“强标准、提质效”的发展号召。
《区域性股权市场企业、产品和投资者编码规范》作为证监会2024年12月24日发布的行业基准标准,构建了企业、产品、投资者三大核心对象的全局统一编码体系,而蓝海股权已完成该规范的全面落地,实现三大类主体编码 100% 标准化覆盖。在企业编码方面,已严格遵循“辖区编码+企业数字编码+企业分层(类)编码”结构,以青岛地区专属辖区编码“TAO”为前缀,存量企业原非6位数字编码均完成补位规范(如原5位编码补“0”至6位),并按孵化层(F)、规范层(G)等分层类型精准分配编码,确保企业身份标识在区域市场内唯一可追溯;产品编码层面,所有新增及存量产品均实现“企业编码。证券品种编码+证券发行期次编码”的标准化格式,证券品种编码参考GB/T 35964适配区域市场产品类型,发行期次编码以“年份+期次”4位数字清晰区分,达成“一产品一编码”的全生命周期管理;投资者编码则通过证监会监管链系统完成统一分配,自然人(Q)、机构(R)、产品(S)三类投资者均获得9位数字编码,实现跨区域业务参与时的身份标识统一。
此次学习活动,各部门还围绕“编码+服务”展开研讨:业务部门提出依托企业编码建立“企业画像数据库”,提升中小微企业服务精准度;技术部门则探讨通过编码关联优化系统查询与统计效率,进一步释放统一编码的数据价值。
统一编码的全面落地为市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,此次“质量月”学习更是推动编码从“标准化落地”向 “价值化应用”迈进的关键一步。未来,将持续以《区域性股权市场企业、产品和投资者编码规范》为指引,深化编码在跨区域数据共享、业务创新、风险防控中的应用,不断优化编码管理机制,为区域内中小微企业与投资者提供更高效、更精准的服务,助力区域性股权市场“物理分散、逻辑统一” 的生态建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