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响应“质量月”学习
《区域性股权市场跨链认证安全规范》
时间:2025-09-18

2025年9月证券期货业“质量月”期间,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(以下简称“蓝海股权”)积极响应行业号召,聚焦提升行业标准化水平与安全保障能力,组织开展了《区域性股权市场跨链认证安全规范》宣贯学习活动,全力推动行业标准落地,为区域性股权市场的稳健发展筑牢安全防线。

《区域性股权市场跨链认证安全规范》于2024年11月由证监会发布实施,为监管链与地方业务链跨链对接提供了全面且关键的安全技术规范。在密码算法方面,要求使用符合国家商用密码标准的算法,如SM2、SM3、SM4等国密算法,确保数据在传输与存储过程中的保密性、完整性与不可抵赖性。对于业务数据,规范明确其生成主体、生成时间需清晰可查,提取手段可靠,在传输、存储过程中要保证安全,并采用可靠手段保护数据完整性,以此保障业务数据真实、准确、完整且安全可用。

地方业务链的安全要求涵盖多个关键层面。数据操作安全确保对数据的增、删、改、查等操作有严格的权限控制与审计机制;身份信息安全保障用户身份信息在收集、存储、使用等环节不被泄露与滥用;访问控制从系统登录、功能使用到数据查看等方面进行细致权限划分,只有授权主体才能访问相应资源;链间访问控制则针对跨链交互场景,防止未经授权的链间访问;共识协议采用成熟可靠的算法,保障链上数据一致性;智能合约在开发、部署与运行过程中,需经过严格的安全审计,避免漏洞引发风险;稳定性方面,要求地方业务链具备高可用性,能应对各类突发情况,确保业务连续性。地方业务系统也需做好入侵防范、恶意代码防范工作,保障程序可信执行,实施严格访问控制,并建立完善的安全策略与管理制度。

在跨链机制上,规范规定需采用安全可靠的跨链技术,像公证人机制、哈希锁定、侧链/中继技术等,实现跨链信息交互与服务调用的安全可控。跨链传输信道安全通过证券期货行业专线网络、VPC专线网络、VPN网络等安全网络访问,同时对RPC接口增加API鉴权,设置IP白名单,降低网络安全风险。跨链数据安全遵循保密性、完整性、可用性原则,对敏感数据加密处理,保障数据在跨链传输与存储中的安全。

此次学习活动中,参会人员围绕规范在日常运营、系统建设、业务创新等方面的落地实施展开热烈讨论。技术团队探讨如何优化现有系统架构,满足规范中的密码算法、安全防护等技术要求;业务团队思考在业务流程中,如企业挂牌、股权交易、信息披露等环节,如何依据规范强化数据安全管理,提升业务合规性。通过现场答疑、小组研讨、案例分析等形式,员工们对规范的理解不断深化,为后续在工作中精准应用规范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未来,蓝海股权将以此次学习为新起点,进一步完善内部安全管理制度与技术保障体系,将《区域性股权市场跨链认证安全规范》全面融入业务流程与系统建设中。持续强化员工安全意识与专业能力,为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安全、稳定、高效运行贡献力量,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优质、更安全的服务。